麻醉體溫管理
2025.01.14 / Tuesday
麻醉體溫管理
圍術期體溫管理是麻醉學中一個重要的方面,涉及到患者的術中和術后恢復。據(jù)調查,圍術期低體溫是指由于圍術期非醫(yī)療目的導致患者核心體溫低于36℃的一種臨床現(xiàn)象,常見于全身麻醉下接受大手術的患者。全身麻醉后大多數(shù)患者處于肌肉松弛狀態(tài),喪失了體溫的生理性調節(jié),因此采用一次性體溫探頭做體外溫度管理是維持體溫的重要途徑。
圍術期低體溫的發(fā)生率為50%至90%,可能導致諸多不良結局,如血小板功能減弱、傷口感染發(fā)生率增高、心臟負荷加重、靜脈血淤滯、氧離曲線左移、寒顫、蘇醒時間延長等。因此,防治圍術期低體溫已成為加速康復外科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
防治圍術期低體溫的措施包括物理保溫措施和藥物干預措施。物理保溫措施如被動保溫(使用人工鼻、棉毯等)和主動保溫(使用醫(yī)用升溫系統(tǒng)設備、靜脈輸液加溫設備等),可以減少熱量丟失,維持患者核心體溫處于正常范圍。藥物干預措施如去氧腎上腺素可以減少熱量再分布,增加代謝產熱的藥物如果糖、氨基酸可以增加體內熱量產生。
總之,圍術期體溫管理是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和患者安全健康的重要措施,需要通過多種方式綜合應用以達到最佳效果。
Previous article : 一次性測溫型導尿管
Next article : 半身麻醉與全身麻醉的區(qū)別